關於我們
ABOUT US

創辦人
黃雅美 女士
16歲到今天,遇到牧師的開導,一路上走來有選擇了對的路,理念是希望能照顧其他的視障者。
單位開課會鼓勵師傅去,不定期找專業的人來分享,不只是技術,還有心態的調整等學習,鼓勵他們走出去。
希望跟我一樣的人,可以找到自己想走的路。人活著要有成就感,才會有自信。希望每個視障者的身心靈都是健康的,要有工作可以肯定自己。要靠自己賺錢,花自己的錢去做自己想做的事、去玩。

品牌沿革
Brand History
黃雅美視障按摩養生館,前身為「向日葵盲人按摩館文化店」,是黃雅美小姐於民國104年11月創立的「向日葵盲人按摩館」旗下分店之一。品牌初期以「向日葵」命名,象徵面向陽光、團結正向與技術精進的信念,開啟了一段以溫暖雙手照亮他人、療癒身心的旅程。
隨著團隊茁壯與使命深化,品牌於近年正式更名為「黃雅美視障按摩養生館」,以創辦人之名,致敬她在視障按摩推廣上的堅持與奉獻。這不僅是名稱的轉變,更象徵精神的昇華——從「向陽而生」邁向「向善而行」。
黃創辦人深刻體會按摩師父在長時間服務中所承受的身心負荷,於是將瑜伽修習導入日常,支持師父們在給予他人療癒後,也能修復與滋養自身,落實「取於社會,回饋社會」的信念。
按摩師傅的
手心與手背
| 手心傳遞溫暖,手背是鮮為人知的心路歷程 |

廖庭穎
視障別:重度
專業證照:視障按摩丙級技術士證書
《白霧深處,我看見光》 我叫廖庭穎。 這名字,曾在光明裡走過,也曾在黑夜裡跌撞。那年深秋,十一月的風似乎攜著命運的筆,輕輕一揮,在我眼前描出了一道白茫茫的霧。視野開始縮小,像是天地之窗忽然緊閉,留下我與世界之間,只剩下那5到10度的微光。 起初,我不懂。那段日子,車禍一場接著一場來敲門,直到有一天,我的手臂斷裂,才終於被迫停下腳步。停下,是為了開始——在某一個午睡之後,我睜開眼,只見前方霧氣翻湧,彷彿晨曦尚未破曉的夢。那不是近視,不是散光,而是某種連醫生都訝異的神經沈默。 輾轉到高雄醫學院、神經內科、斷層掃描,一個接著一個的檢查,卻只換來一個空蕩蕩的結果。直到那位眼科教授輕聲問我:「妳是不是在暗處看不到東西?」那一瞬,我的心像久旱的荒原,終於下了一場溫柔的雨。原來,我不是瘋了,也不是「鬼遮眼」。原來,這叫 色素性視網膜炎 。 別人笑我、替我收驚、叫我拜拜。但在那個茫然的我心裡,只有一個聲音不斷地問:「這樣的我,還能做什麼?」 答案不是馬上來的,而是像春天的水一樣,從土壤底下緩緩滲透上來。有一天,社工來到我家,像光悄悄走進房間。她說:「眼睛不好,也還是可以工作呀。」那句話一如雷鳴,我整個人幾乎癱軟下來——我連走路都害怕,怎麼談得上工作?但生活是險峻的山,媽媽病著、兒子求學,開眼便是開銷,怎敢沉溺於悲傷?我沒有選擇,只能向前走。 我開始學會使用白手杖學步,學用語音手機,學用電腦,學怎麼「做一個盲人」。在那個過程裡,我遇見一本書,也遇見十三位看不見卻「看得很清楚」的按摩師。他們之中,有算命師、街頭藝人、1999接線生……但我看到的,不是他們的職業,而是他們的選擇:在無光的世界裡,他們先成為了會按摩的自己,然後,等風起時再出發。 於是我也踏上了這條路。 104年末的冬日,我走進了向日葵盲人按摩館,成為一名學徒。三個月裡,汗水夾著淚水,緩緩滲進掌心;105年,我取得了視障按摩丙級證照,從此便與這份職業共呼吸。 直到115年,一場改變來了。我選擇離開向日葵,追隨它的創辦人黃雅美——一位夢想家,也是一位實踐者。她說,視障者不該只是被幫助的角色,我們可以憑自己的手,種出一畝人生的希望。這句話,像風一樣把我往前推。我跟隨她,也跟隨那個想活得有尊嚴、有價值的自己。 現在,我還在這條路上。九年五個月的時光,我從學「怎麼當一個盲人」,慢慢走回「怎麼活成一個完整的人」。我的中心視野還有一點點,雖慢,但我能走、能動、能努力。生活不易,但我不曾停下——不是因為我比別人堅強,而是因為我不能倒下。若不堅強,怎麼撐起家裡那塊天? 我愛這份工作。 不只是因為它能謀生,更是因為它讓我用雙手感受人的體溫與心事;用指尖走進別人疼痛裡,並輕輕撫平。那是一種神聖的交換——你給我信任,我給你舒緩。 有時我想:如果有一天,我真的全然看不見,那麼我也已經收集了夠多的風景與回憶。我去過的地方、我幫助過的人、我被療癒的傷痛——這些都會成為我心中一幅幅畫,即便眼睛閉上,也依然鮮明。 這,就是我,廖庭穎。 在白霧裡迷路,在人生裡發光。眼睛看不見,我的手卻看得見;世界對我合上了一扇窗,我便推開一整片天空。

廖凡棋
視障別:重度
專業證照:視障按摩丙級技術士證書
我是廖凡棋,一位視障按摩師。 原本不是做這行的,早期是做陶藝——自己開過工作坊,也參加過展覽,作品都是讓人摸的。因為我本身看得不清楚,對觸覺特別敏感,那時候我覺得藝術不該只有視覺,觸覺也能傳情感。 不過後來現實的事壓下來了,生活開銷擺在眼前,才決定學一個能養活自己的技術——就是按摩。學的時候是跟黃雅美老師,那時候她就對我們很照顧,也教得很細。我也一路從學徒到現在,在她開的黃雅美視障按摩館工作。 有些人會問我,視障做按摩不會不方便嗎?我覺得剛好相反。我的眼睛不好,所以我更專心在手感上。客人哪裡繃、哪裡卡住,我是用摸的在讀他們的身體。 按摩對我來說,不只是工作。是我跟別人連結的一種方式。我用手去理解一個人的狀態,也希望對方在離開的時候,身體比剛來的時候舒服一點、輕鬆一點。 這份工作給我穩定的生活,也讓我重新找到自己能做、也做得好的事情。

邱月珍
視障別:重度
專業證照:視障按摩丙級技術士證書
我是個幸運的孩子。這句話,我常常悄悄在心裡對自己說,像一種信仰,也像一個秘密的祝福。 從童年開始,幸運女神就悄悄牽著我的手走。她或許沒有給我一雙完好的眼睛,卻給了我一群看得見我心的人。小學的老師,同學玩伴,還有那一群願意與我同行至今的家人們,他們從未因為我的視力而退卻一步。他們看見我,不是我少了什麼,而是我還有什麼。於是我笑,他們也笑;我哭,他們陪著哭。從不多一層保護,也不減一分疼惜。 母親曾經坐在床邊,摸著我的頭說:「你要學會照顧自己。不是因為我們不愛你,而是因為除了你,沒有人能真正照顧妳的一生。」這句話像一道火一樣燒進我的骨頭裡,讓我在每一次轉彎的人生路口,都記得要站直了,眼睛模糊,心卻要清楚。 於是,我一頭走進世界,撞過牆,也跌過跤,但我相信——努力,是會被看見的。 工作上,我始終沒失去幸運的庇佑。一開始是親戚的工廠,後來是幾家總讓我吃閉門羹的公司。我告訴自己:「七次不行,就第八次。」我不信命,只信堅持。終於,有人願意對我說:「慢慢來,妳可以的。」那些溫暖的聲音,像一層薄被,罩住我怕冷的人生。 母親還說過:「女孩子啊,總要成家立業。」這句話我聽了很多年,也逃了很多年。因為我怕。我怕婚姻裡有人因為我的眼睛而轉身離開;更怕我的孩子,承接我眼裡的黑與霧。但母親拍拍我的肩,像是對天許下的願一樣說:「妳的孩子會很健康,因為妳的眼睛,是意外,不是命定。」 她是對的。我遇見了一個像太陽一樣溫暖的男人。我們牽手,一路走到有了兩個健康可愛的孩子。直到那時我才懂,原來愛一個人,不是靠眼睛,而是靠心。 命運沒有要我輸,甚至還多給了我一次驚喜——我遇見了黃雅美老師。 她是那種人,願意把整顆心拿出來教你的人,不藏私,也不疲倦。她教我按摩的手藝,還帶我走進「向日葵按摩小站」,一個為視障朋友築起的溫柔堡壘。從技巧到經營,從謀生到自信,雅美像是我命運中第二位幸運女神。 更讓我驚訝的是,她讓我相信,視障的人也能像明眼人一樣——我們出國旅行、搭地鐵、吃路邊攤、聊生命的高山與低谷,我們大笑、我們迷路,卻沒有迷失。很多時候,我會恍神——原來,我們也是一樣的人啊! 和雅美還有其他夥伴們一起努力的時候,我總覺得,自己好像又年輕了幾歲。那不只是歲月的回春,而是靈魂的清醒與再度相信:命運從來沒奪走我什麼,它只是用不同的方式,讓我看見愛、看見光。
